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2003年建立于南歐巴爾干半島上的國家。以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獨立的塞爾維亞族所建立的塞爾維亞王國為基礎,經兩次巴爾干戰爭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擊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及周邊諸小國,吞并原從屬于此二帝國的各弱小民族聚居地而成。1992年-2003年間被塞爾維亞征服之各小民族紛紛獨立建國,此國家逐漸解體,南斯拉夫也隨之成為歷史名詞。
前南斯拉夫的領土現在分成以下七個國家:
|
科特迪瓦=象牙海岸(法文:Côte d'Ivoire),全名科特迪瓦共和國(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是位于西非的國家,東接加納,南臨幾內亞灣,西及利比里亞和幾內亞,北鄰馬里、布基納法索?铺氐贤咴亲罘笔⒌奈鞣菬釒抑,但由于政治腐敗,加上缺乏改革,國內的騷動、內戰頻仍,致使經濟一蹶不振。
象牙海岸的國名,以前是采取意譯的:中文為“象牙海岸”,英文為Ivory Coast等。1985年10月14日,科特迪瓦總統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要求其國名在各語言中統一為Côte d'Ivoire,不用意譯名。[1][2]因此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改用譯名音譯為科特迪瓦[3]。聯合國自1985年12月31日起使用此音譯名[4]。不過中華民國外交部現今仍意譯為“象牙海岸”[5],在中華民國較少使用音譯國名“科特迪瓦”,由于無邦交,亦未接到該國改為音譯的要求。 當今,不以法語為母語之國家對該國國名大多仍保留了意譯的方式: 如西班牙稱該國為Costa de Marfil;而葡萄牙則稱之為Costa do Marfim。 |
澤西島(Jersey Island),又有譯為新澤西州,英國皇家屬地(參見:英國海外領土),位于諾曼地半島外海20公里處的海面上,是英吉利海峽靠近法國海岸線的海峽群島里,面積與人口數都最大的一座。澤西島與周邊兩座無人島群——曼逵爾(Minquiers)與艾逵胡(Ecréhous)共同組成澤西行政區(Bailiwick of Jersey),是英國的海外領土而非英國本土的一部分。 |
根西島(英語:Guernsey,有時也譯為格恩西島)是英國的皇室屬地之一(參見英國海外領土),位于英吉利海峽靠近法國海岸線的海峽群島之中,同周圍一些小島組成了根西行政區(Bailiwick of Guernsey)。行政區總面積78km²,人口65,031人(2004年),首府為圣彼得港(Saint Peter Port)。 |
法屬波利尼西亞由幾組波利尼西亞群島組成,包括:馬克薩斯群島、社會群島(分為向風群島與背風群島)、南方群島(含土布艾群島與巴斯群島)、土阿莫土群島及甘比爾群島?偯娣e為4,167km²,其中陸地3,660km²。
法屬波利尼西亞共有118個島嶼。最高點為Orohena峰,海拔2,241m。海岸線長度為2,525km。
大溪地(法語:Tahiti),又譯塔希提,是法屬波里尼西亞向風群島上最大的島嶼,位于南太平洋東部。
帕皮提(Papeete),法屬波利尼西亞首府,位于大溪地島上,是法屬波利尼西亞的政務、商務、旅游、交通和工業中心。城區面積17.4平方公里。 |